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2年,对于基金业来讲,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全球权益市场震荡调整的背景下,多数产品净值经历了大幅波动,“赚钱”效应下降;但这也是收获的一年:公募基金产品数量首次达到1万只,管理规模突破27万亿元触及历史高点,养老目标基金入围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在监管部门有力推动下,基金业持续深化改革,基础制度日益完善,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上更好地发挥了作用。
展望2023年,业内专家和机构表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持续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效应逐步释放,我国经济增速有望持续回升,居民将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力度,基金业高增长态势有望保持。同时,公私募基金也有望发挥专业投资者优势,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投资选择,成为居民财富增长、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工具。
行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2022年,受国际环境复杂和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股市、债市先后调整,基金业经营和业绩水平受到一定冲击。面对不利影响,公私募基金展现出较大韧性,管理规模呈现稳健增长,基金产品类型进一步丰富,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26.38万亿元,覆盖基金产品数量10405只;私募基金管理规模20.01万亿元,覆盖基金产品数量142743只。
对于规模的逆势增长,嘉实基金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随着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居民财富“搬家”趋势在加强。而公募基金依托净值管理、信息透明等多重优势吸引力凸显,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同时,随着更多创新性产品的推出,以及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都吸引了更多资金的入市。
行业稳健发展的背后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改革红利和监管政策的规范引导。2022年4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积极培育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全面强化专业能力建设、着力打造行业良好发展生态、不断提升监管转型效能四个方面提出16条意见,吹响了公募基金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号角。
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从“准入—内控—经营—治理—退出—监管”全链条,完善了公募基金管理人监管要求,突出放管结合。
2022年6月,中基协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对薪酬结构、薪酬支付、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强了基金公司核心人员与公司利益、投资者利益的绑定。
2022年12月,为进一步完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规则体系,优化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和自律管理工作,引导私募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基协对《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进行修订,更名为《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并起草配套指引,就相关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对记者表示,2022年各类政策的出台为基金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对于规范基金业运作、强化基金公司治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扭转此前基金业的一些不良倾向,如营销娱乐化、过分注重短期业绩、合规风控机制缺失等。
此外,“创新”也是2022年基金业的一大主题词。从ESG主题基金、碳中和基金、北交所基金的陆续发布,到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走红,再到匹配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FOF基金产品问世,2022年基金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在满足投资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引导更多资金“活水”赋能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产品创新是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行业纵深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公募基金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嘉实基金有关负责人表示,回顾2022年,各类创新产品不断推出,一方面完善了国内金融产品的图谱,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不同收益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在这些产品创新的背后,也是公募基金以实际行动在践行发展普惠金融、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使命,引导金融资源持续向创新产业倾斜,切实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和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
长钱入市夯实发展基础
毕马威近期发布的《2023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趋势及战略洞察》报告中指出,2023年将开启公募基金“新黄金十年”,行业未来蕴含较大发展机遇。在居民财富总量快速增加、资产配置结构持续转移的市场环境下,养老金长线资金入市叠加全面注册制的推进有望扩大资产端供给,加速直接融资发展,将进一步驱动公募基金规模持续上涨,行业高增长态势有望保持。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1月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了《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同一天,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对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的各类市场机构及其展业行为予以明确规范,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正式落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刚刚起步,但潜在需求巨大,未来有助于为A股市场提供长期增量资金,也将成为基金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毕马威中国证券基金业主管合伙人王国蓓表示,2022年是“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元年,行业政策持续出台赋能公募基金迎接发展新机遇。2022年11月以来,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基金公司持续发挥投资管理专业优势,为养老金投资保值增值贡献力量。
“公募基金是我国权益资产管理经验最为丰富的机构,从海外经验来看,权益资产能够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实现养老资产的保值增值,长期来看,公募基金产品有望成为个人养老金的主流投资品种。”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表示。
此前,中国证监会党委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时提出,加快投资端改革,引导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推动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尽快形成市场规模。
为何长期资金入市一直是监管层推动的重点?邓海清认为,长期资金更注重长期稳健收益,而非短期炒作、大进大出、追求投机,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挥“压舱石”的作用。从海外经验上看,机构投资者和长期资金占比高的金融市场,能更好地贯彻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对于基金业来讲,长期资金入市比例的提升可以让基金管理人更好地践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更好地发挥出专业机构的投研优势,进而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和信任度。
经济回升带来“掘金”机会
随着一系列稳经济措施落地实施,业内机构普遍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将进入复苏通道,市场估值有望开启反弹,A股整体大概率维持结构性行情,基金管理人有机会在成长、消费等板块为投资者挖掘更多超额收益。
在南方基金此前发布的2023年度最新策略报告中,对于2023年的资产配置,战略看多、积极做多。首先,当前A股估值水平低于历史均值,投资性价比高。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当前大量行业的估值处于偏低水平。其次,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仍有韧性,制造业是经济的基石,A股制造业公司占比达66%,市值占比达56%,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7.6%左右的较高水平。此外,消费有望企稳回暖。2022年由于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消费场景受限,2023年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叠加促消费政策,消费回暖趋势预计会持续巩固,为经济回暖奠定基础。
中金基金副总经理、权益部负责人邱延冰表示,全球宏观层面,美国通胀拐点进一步确认,未来有望逐步回落,市场逐步减少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国内经济层面,我国外需仍面临较大压力,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内需,特别是消费。目前A股估值相对合理,在经济复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确定性愈发明显的背景下,2023年或将是投资者重拾信心的一年,权益市场投资相对乐观。
“我们对于市场信心的恢复是充满希望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效果将在2023年有所体现,预计2023年GDP会保持平稳增速,平台经济逐渐焕发活力,消费拉动经济逐步恢复。”银华基金业务副总经理李晓星指出。
谈及具体的投资方向,邱延冰认为,国内权益市场可把握“复苏”与“成长”两条投资主线。既要关注疫后复苏和估值修复相关的消费、医药、互联网、金融地产等行业,也要把握高景气成长行业、前瞻新兴趋势,在新能源、计算机等行业中寻找机会。
“我们较为看好成长股方向,继续选择业绩持续兑现的优质公司,看好的方向包括电动车、光伏、储能、海风、国防军工、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互联网、消费医疗、创新药以及食品饮料等行业。”李晓星表示。(马春阳)